Sunday, November 27, 2011

现实主义者


quote: 多少年来,基辛格从未离开过美国外交政策的圈子,尼克松和福特时期是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,离开美国政府后依然从事外交政策咨询。美国外交圈中,他是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最多的人,从周恩来、毛泽东开始,到邓小平和江泽民,都有过深入的接触和敏锐的观察,但在书中他极少发表政治见解,大部分时候是在引述其他当事人的态度和立场。

这正是本书受到一些人批评的地方,有些评论者认为他一味欣赏中国领导人如何运筹帷幄,却没有对中国的外交内政做任何批评。这些评论其实并没有错,但是却批错了对象,我们不能忘了基辛格是一位职业外交官,不是一位政客或是政治活动家。他在观察评论他人之时,基本上都是以其外交手腕、谈判技巧、审时度势获取最大利益的能力作为标准。对于美国政治活动中的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,他的看法是理想主义者必须认识到“理念的实现需要时间,因根据形势做出调整” ;而现实主义者必须理解“价值观的实际意义,并将之融入实际操作中”。

他对中国领导人的评价也是采用同样的标准,凭着他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的经验,基辛格从不相信他们的外交作风、谈判手腕是来自于意识形态,他相信这些共产党人其实都深受儒家思想熏陶,考虑问题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,更重要的是,他们都和他一样深信地缘政治,在意识形态僵硬的外表下却是灵活的外交方针。

skip...

在《On China》全书中,基辛格一直试图在现实外交的背后寻找历史文化的根源,所以不难理解当他在展望中美关系的前景时,依然是回到历史中去寻找线索。他用的例子是1907年英国外交官克罗(Crowe)在德国统一时写给外交大臣的秘密文件《克罗备忘录》,声称英国与德国必有一战。基辛格对美国领导人的告诫是,如果你把“与中国一战”看成不可避免,那么所有中美之间的纷争都可能被看作是这场战争到来前的信号,长此以往中国真的可能变成美国的敌人,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。这话是对美国人说的,其实同样适用于中国。而中美之间必须找到的,是一种“共同进化”的方式,彼此追求实现各自对内的使命,双方尽可能合作,并随时调整外交关系以减少冲突。基辛格本人,可以说一直是这一理念的积极实践者。

ref: 基辛格 @ China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